不过谨慎起见,温玉华没直接说她们要买房。“我们租房,价钱可以稍微贵点。但环境要好,也不能太吵和太小。我身体不好,太吵了我睡不好。”
温玉华这意思就是她不要大杂院。那种院子事太多,温玉华可不想每天她干点什么,都被无数双眼睛死死地盯着。
温玉华的情况,清大的老师几乎全知道。她这心脏病,确实受不了嘈杂的环境,在卸完车后,夏老师把温家领到了一个独门独户的小四合院。这院子不大,就是那种一进制的小院子。但它这环境是真不错。
首先它这屋子,看着就不破。它这一看就是有被好好保存,没被祸害的。屋子的门窗不但结实,看着还挺漂亮。屋子里的家具,不但一应俱全,看着还和这古香古色的房子特别的搭。同时,这院子里还有水井和石榴树。石榴树下,放着一个石桌还有两个石凳,看着非常非常的有意境。夏天坐这里乘凉,应该不错。
正房,东西耳房,东西厢房,这五间房足够温玉华一家三口住的。这么多房间,她们不但可以一人一间,还能给云毅留一间。除去三间卧房,还能留出一间厨房和一间澡房。前边那个长长的倒座房还可以留下做书房。房间多,地方大,温玉华看一眼就喜欢上了。
这周围的邻居,目测也是守规矩,懂分寸的。温家人在这院子里待了十几分钟,也没有大爷大妈过来问东问西。路过看热闹的有几个,但她们就是好奇的看了几眼。没人会像查户口似的,追在温家后边瞎打听。
这种久违的分寸感,温玉华可太喜欢了。
唯一算得上缺点的,就是这院子里没有厕所。但这并不算是什么大问题。现在的房子,厕所几乎都在外边。那种屋子里带卫生间的,即使是新盖的楼房,也不是全都有。
厕所的问题,温玉华可以接受,她就越看这屋子越喜欢。就它了,温玉华当场拍板。“夏老师,这房子我挺喜欢的。你再跟我说说价钱,如果合适的话,我今天就搬进来。”
温玉华爽快,夏老师立刻笑的更加真心。
“这房子是真的很不错。岑婆婆当年为了保住这房子,真的费了不少的功夫。可惜,她儿子不愿意回来。唉……”唏嘘中,夏老师把这房子的情况,仔细的跟温玉华交代了一遍。
原来,这院子的原主人叫岑清。岑家诗书传家,几乎祖祖辈辈的,她们都能出一个有能耐的读书人。这房子,当年是岑家专门给科举学子准备的考生专用。如果不是岑清受宠,岑家根本不会把它当陪嫁送给岑清。
但岑清娘家给力,陪嫁丰厚,当年她却没有高嫁,她是下嫁。她的丈夫宋海,是个特别聪明,长的也特别好看的贫寒书生。宋家很穷,跟乡下人比,他们家都不富裕。如果不是荣海出息,宋家绝对没有和岑家议亲的资格。
那时候她们两个的结合是一段佳话。岑清和宋海的感情也不错。她们不但根本不吵架,她们还生了三个孩子,并把孩子都养的很好。老大、老三是男孩,当年他们一个去参军,一个留在清大教书,可以说是年轻有为,做的都是报效祖国的事儿。本来按照正常发展,解放后,岑清还有宋家肯定可以过上好日子的。
但参军的宋老三加入的不是我党,并且没等到解放,他就战死了。解放后,因为他的立场问题,宋家的处境,就有一点点尴尬。更加要命的是,岑家这个大家族,它枝深叶茂,国内外的能人都有很多。
后来运动爆发,岑家看情况不对,有本事的又走了一批,宋家被岑家连累,成分就更加不好。大学教授宋正志头一个因为言论被打成了□□,下方去了农村。宋正志在六零年就下去了。熬到现在,他差不多在乡下待了二十年。他下去的时候四十多,回来时快六十。老了也累了的宋正志,就不想再回清大了。
他不但不想回清大,岑清用命给他保住的房子,他也不想要。因为岑家,他吃了太多的苦。所以跟岑家沾边的东西,宋正志都拒绝。如果这房子不是岑清的遗物,他绝对管都不管,任由国家处置。母亲的遗物不好丢,宋正志就决定出租,眼不见心不烦。
“老宋出的租金不高,这房子这么好,他一个月也只要十五块钱的租金。但他要求四年起租,并且在租房期间,你们得爱惜房子,房子出现小问题你们还不能找他。”
说白了,宋正志就是想找个省心的房客,帮他看房子。四年就是一届大学生上大学的时间。麻烦一次,省心四年。宋正志可以接受。
温玉华对此也一点儿意见都没有。房东不管事也不算什么,温玉华正好讨厌被人管。如果以后宋正志想卖房,温玉华甚至乐意买。买卖双方一拍即合,租房合同就签的特别快。不过,直到把手续全部办好,把四年的房租都交上去,温玉华也没看见宋正志本人。
这老头是真的有点倔强。说不回来,他就真的一面都不露。租房合同,都是他提前写好的。他就非常放心的,把这个事情交给夏老师办了。事情办得好不好,他也不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