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5节(1 / 2)

就不能安安稳稳过小日子,等我苟出头了再来送死?

换一个州县举荐吗?

难度只怕很高,这么简单的方法,如果能成行,八伯不会想不到……想必他身后的那位能力有限,手脚伸不了那么长。

“郎君。”小蛮捧着茶碗进来,伸出纤纤玉手摸着李善紧锁的眉头。

李善随手揽住盈盈一握的小蛮腰,发愁的都没心思试试樱桃小口了。

“小蛮,平康坊内纸醉金迷,朱家沟可是粗茶淡饭……”

“妾身早就说了,郎君救妾身出火海,这辈子就跟着郎君。”

李善可不傻,这种话也就蒙蒙傻子,小蛮必然是有着自己不知道的理由。

真的是误会

时隔将近两个月再入长安,李善很快感觉到了区别,原先略微压抑的气氛消散无踪,处处传唱秦王李世民的丰功伟绩。

如今的大唐还不是那个威服四海的大唐帝国,府兵还没有踏足茫茫草原,让突厥贵族在大明宫持戈守卫,臣民也没有高人一等的心态。

以突厥为后盾的刘黑闼席卷河北,屡屡大破唐军,显然给长安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。

在这种情况下,一战击溃刘黑闼的秦王李世民得到了广泛的支持,这是自汉末之后天下长期分裂动荡而导致的结果。

“受律辞元首,相将讨叛臣。咸歌《破阵乐》,共赏太平人。”

“大郎,你听!”朱八好奇的指着一处。

粗豪的歌声在坊间隐隐传开,李善低声道:“秦王破阵乐。”

李善在心里想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李世民登基称帝是一种必然。

比起李建成,军功加身的李世民更能捍卫这个国家的臣民不受侵扰,对于百姓来说,这比什么都强。

特地去东市转了圈,距离东山琼瑶的匾额还好远的地方,李善就看见一条粗狂的大汉操起酒曩仰头就喝,倾泄而下的居然是豆浆!

另一侧的青年书生手里捧着一个油纸包正在啃油条,吃的满嘴是油。

李善打了个寒颤,往边上让了让,听王仁表说过一次叫酥油,也不知道是哪一种植物提炼而成的,但不管什么油,都是用了再用,算得上千锤百炼了。

放在前世,铁铁的去举报,但在如今,呃,只要不吃死人就行。

早听说东山琼瑶在东市卖的挺好,但李善没想到居然这么火爆,排队都要排好一会儿……没办法,唐朝的餐饮业,别说和二十一世纪比,和宋朝都没法比。

伸长脖子看了看油锅,黑油翻腾,李善啧啧两声,“一碗琼瑶浆。”

小二愣了下,“客官,一碗琼瑶浆一钱,配一根油条也是一钱……”

“不要油条,只要琼瑶浆。”

周围人都诧异的看着李善,这傻子嘛。

李善却在心里嘀咕,这时代称呼客人为客官?

实际上客官最早是汉朝对外地官员的尊称,渐渐演化而成。

李善端着琼瑶浆加了点酱汁、小菜调味,找了个位置坐下,左右看了看,相当的满意,基本都是喝琼瑶浆的,而且都是咸党。

朱八一手端着琼瑶浆,一手捏着油条挤过来,惋惜的说:“早知道应该从十七那拿两块饴糖来。”

李善懒得理会这厮,他心里也明白,越是高门大族越是喜甜,中下层民众不是不喜糖而是买不起,因为糖在唐朝还是奢饰品,十七手里的那几块饴糖还是朱氏买给他的。

隐隐记得甘蔗汁制糖就是唐朝开始发展起来的,好像还是从印度引进的,李善琢磨了下,玄奘还没出发呢,要不要让他帮帮忙?

下一刻,李善就把这个念头丢开,引进制糖法,养出那么多甜党给自己添堵?

丢下两枚铜钱,李善带着朱八离开,从另一头绕了圈出了东市,去西市转了圈,没想到刚进去就看见“东山琼瑶”的匾额。

“来两碗琼瑶浆。”李善拉了把忍不住要问个仔细的朱八。

片刻后,两碗琼瑶浆端上来,李善尝了尝,不对,应该不是从东山寺运来的。

李善叫过小二,笑着问:“只听说东市有琼瑶浆,没想到西市也有,是一个东家?”

小二只赔笑却不肯说话,李善也没追问,拉着朱八离开。

“大郎,是李家偷了秘方?”

李善无所谓的说:“可能吧,上次买石膏你不是偷懒,让李家送黄豆的帮忙买的嘛。”

朱八懊恼的一拍脑袋,“找他们算账去!”

“算个屁。”李善一扯这憨货的胳膊,“跟我走。”

朱八闷声跟在李善屁股后面,一直到了王仁表家门口才恍然醒悟,“对,应该找他算账!”

“闭嘴!”

李善倒是不相信是王仁表捣的鬼,完全没有这个必要,而李复虽是王仁表的岳父,但事事都要遵从其女婿之意,也没有必要捣鬼。

最有可能的是,泄密了。

以石膏制豆腐脑,在这个时代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