粮食放回去,然后开始和大家一起收拾。
大件的带不走。
家中只有一辆牛车,需要拉粮食和锅碗瓢盆行礼。
再就是读书的三个弟弟的书。
不过幸好书籍贵,家中也没有几本,不占地。
等收拾好,也快午时了。
简单吃了点东西,将娘和二婶用一个上午的时间,准备的干粮放到马车上。
然后拉着牛车,出了院门。
这是他们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,突然离开,心中都是不舍。
还是三叔最先道:
“行了,别看了,早晚都得走!”
林老头和林老太坐在牛车边上,靠着粮食。
其他人都跟着走着。
在村口会合。
已经有很多人家都到了。
有牛车和骡车的,都把东西放在车上。
没有的则背着。
不过看大家的样子,应该也是被山匪抢了不少,好几户人家东西少的可怜。
不过行礼依旧还是很重的。
因为还需要带着水。
他们村,也就还剩一口井有水。
现在要逃荒,里面的水都被抽干了。
就是林家的马车上,很大一块都是装的水。
李村长等人来齐,这才道:
“大家都到齐了,我们这就出发。”
“争取天黑之前,到县城。”
“即便山匪再来,也不会杀到县城去。”
车队开始前行,村长却凑到林家的牛车边:
“青山啊,你说你们东家他们往哪去了?”
林青山道:“往南,他们说南边天气湿润,水源充足。”
李村长想了想道:“嗯,那我们也往南。”
走了一个多时辰,林青山和媳妇走在一起,问道:
“你怎么了?是担心岳父家那边吗?”
刘氏点头:“不知道我爹娘他们怎么打算的。”
林青海道:“放心吧,我们已经送了消息过去,他们见走的人多了,肯定会跟着一起走的。”
刘氏虽然担忧,却也无法。
她娘家和梨花村有些距离,没法一起走。
并且即便能一起走,大多也是首先选择和族人一起的。
距离县城走了一半的路。
天气炎热,林杳杳已经满头大汗:好想吃个冰激凌怎么办?
不过她也只是想想,拿出来不好解释,还是算了。
这时,她前面的三婶道:
“娘,阳哥儿和平哥儿还小,让他们也到牛车上坐着吧。”
林老太也心疼孙子,刚想开口。
二堂弟林朝阳道:“娘,我不累,让妙妙妹妹上去坐吧。”
林妙妙和林朝易都是二房的。
林朝易是长孙,只比林杳杳小一个月,都已经十三了。
林妙妙小一些,八岁。
三房林朝阳十二,林朝平七岁。
说起来,林妙妙和林朝平确实是最小的。
可是林老太重男轻女,自然不想让孙女上牛车。
可是孙儿都说了,又不好拒绝。
她道:“牛车已经很吃力了,两个人太重,只平哥儿上来吧。”
闻,林杳杳看了二叔二婶一眼。
果然见两人脸色都不是很好。
林家各房孩子都不多,即便林妙妙是个女儿,二叔和二婶还是很疼爱的。
三婶却不在意那些,而是乐颠颠的让林朝平爬上马车。
然后将自己背上的包裹放在儿子怀里:
“帮娘拿着,你坐在牛车上,也累不着。”
林老太瞥了一眼,没有说话。
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