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658节(1 / 3)

和谈的地点定在双方前线对峙区域的一座废弃小镇,徐渭从南京出发,通过漕运船只抵达徐州后,最后在一支精锐军队的保护下抵达这座废弃小镇。

小镇已经经过了简单的修葺,可以居住警卫和随行人员,明廷的谈判代表山蒿先已经到了,徐渭不顾舟车劳顿,迅速开始了谈判。

也正如同东南高层预料的那样,李成梁和谈根本就是为了拖延时间,他提出来的条件都是东南无法接受的。

山蒿先直接说出了明廷和谈的底线:

首先是保证大明皇室的存续,李成梁的方案是继续维持皇室,但是限制君主权力,但是要保留君主任命朝廷首脑的权力。

其次是保留北方明廷的军队,李成梁依然担任这支军队的统帅,李成梁可以交出政治权力,但是要保留军事统帅。

最后就是明廷官员无论文武,都可以在东南的官府中等到相应的职位。

徐渭听完了山蒿先的条件,也知道这场谈判注定是徒劳了。

明廷的和谈条件这三条无论哪一条都不可能满足。

本身苏泽起兵的理由就是主权在民,推翻帝制就是他的口号,如今苏泽都不称帝,就是要化家天下为公天下,还能让你们大明朱家继续做皇帝?

接着就是保留李成梁手下的军队,从唐末以后,任何一個大一统王朝都没有藩镇节度使这种东西了。

最后就是人事了,凭什么你明廷的官员就能直接得到东南的职位,东南多少读书人等着当官呢?

可以说这三条是将东南上上下下各个阶层都得罪了,说白了李成梁根本没有和谈的想法,只是拖延时间罢了。

徐渭干脆也直接开摆,他一边将和谈条件通过电报发往南京方面,一边开始和山蒿先争论,双方展开了唇枪舌战。

这些消息都被原原本本的记录下来,交给报社迅速刊印,东南海军迅速利用快船送到山东沿海各港口,将和谈内容也印发给明廷统治地区的百姓们。

宜将剩勇追穷寇

沐昌祚身为前任黔国公,东南并没有限制他的自由,他依然可以见自己的旧部和老下属。

他现在也是云南的制宪会议代表了,身为制宪会议代表,自然也要接受本地民意,所以更加名正言顺了。

沐昌祚只能感慨这就是东南的自信了,能让他这种“前朝旧臣”也能生活下去。

今天来拜会沐昌祚的是当年黔国公府的侍卫首领侯广域,如今这位世袭千户已经投身于东南军旅,马上就要前往徐州了。

这次在出行前拜会老上司,侯广域也是做个打算,万一自己战死,希望沐昌祚能够照顾自己的家人。

听完了侯广域的来意,沐昌祚立刻答应下来:“你儿子已经进学了吧?”

侯广域恭敬的说道:“我家世世代代都想要出个读书人,但是因为军职所限,现在犬子终于能够进学了,他在读书上还算是有些天赋,就算日后进工厂做个记账夫子,也好过我这样在前线卖命啊。”

沐昌祚微微点头,他想到自己少年时期的梦想,想要摆脱家族的束缚去云游天下山川,可最后还是承袭了黔国公的爵位,陷入到家族内部的争权夺利中,几乎和父亲反目成仇。

一想到现在自己不再受限制,沐昌祚想着等到制宪会议开完,此去制宪会议代表的身份,去云游天下山川去。

沐昌祚点头答应下来:“你儿子的事情我记下了。”

侯广域说道:“多谢国公爷!”

沐昌祚扶起侯广域说道:“现在不兴磕头了,你以后在军中也要记着,不要动不动就磕头。”

侯广域还是恭敬的说道:“国公爷,您看咱东南和大明,最后还是要打吧?”

沐昌祚是经过很多政治事件的,他当然知道东南和明廷都不可能真正的和谈,这一切不过是做给天下百姓看的。

如今通过电报技术,每天和谈的过程都清楚的刊登在报纸上,更是让所有东南百姓都看到了明廷的虚伪面目,渐渐的就算是沐昌祚这类明廷的旧臣,都对明廷的做派失去了好感,认为明廷不过是拖延时间罢了。

随着和谈的进度进一步的报道,那些送到山东的报纸上,山东军民也看出了明廷根本没有任何和谈的想法,所作所为不过是拖延时间罢了。

山蒿先死死咬着三条“底线”,对于徐渭提出来的意见完全不接受,完全就不是和谈的样子。

这也让山东军民看出了明廷的虚伪面目,对他们更加的憎恶。

等到山蒿先知道了报纸后,他也大惊失色,他连忙中止谈判返回济州城面见李成梁。

“大将军!这谈判不能继续了!”

李成梁有些疑惑的说道:“当日提出谈判拖延时间的是先生,怎么现在又要停止谈判了?”

李成梁其实对于谈判还是比较满意的,明廷的军队还需要调动,物资也要向山东集结,这样人数的大战需要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,再多的时间也都觉得准备不够充分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