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658节(2 / 3)

所以李成梁还是希望山蒿先能够继续拖延时间,却没想到山蒿先主动要求停止谈判。

山蒿先焦虑的说道:“大将军,不能再谈了!再谈天下人心都要失去了!”

山蒿先说道:“也不知道东南贼用了什么妖法,他们在报纸上刊登每日的谈判内容,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我们不是真心谈判,这下子民心反而落在东南贼那边了!”

山蒿先说完,李成梁不以为意的说道:“事到如今,民心什么已经不重要了,只要能多点时间准备打仗就是好的。”

山蒿先准备张口继续劝谏,李成梁却拉着他的手说道:

“先生,我们大明还没准备好,山西的军队还没能调到山东,还有不少物资还在京师等着运输,还要请先生再拖延些时日。”

山蒿先问道:“京师物资不是早就开始转运了,怎么还没能运输完毕?”

李成梁愤愤不平的说道:“还不是那些京师的工厂!自从我离开京师之后,京师几个兵工坊都发生了罢工,京师漕运和山东漕运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罢工,我已经下令派人镇压了,但是这些工人就算不罢工也阳奉阴违,物资转运很慢。”

“我已经命令留守京师的如柏逮捕罢工的头目颜钧,再杀几個罢工组织者来震慑这些工人!”

李成梁这次出征将犯了错的儿子李如松带在身边,留下二儿子李如柏在京师总揽后勤工作。

其实上一次李如柏在京师推动币制改革失败,已经让他在李成梁心中的分数大跌,但是李如松在辽东的表现更差,李成梁现在手下已经到了无人可用的境地。

李成梁本身在京师的根基就很浅,京师的官员是惧怕他更多,他解散六科都察院的行为也得罪了文官的主体清流一派,所以李成梁离开京师前往前线,必须要留一个亲信的人留守京师。

这一次前往山东,李成梁也带到了一大批的京师官员,就是为了防止他们在自己离开后掣肘。

这时候能够做这件事的就是李如柏了。

不过李如柏自从上次币制改革失败后,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,做事也变得瞻前顾后,事事都要派人向李成梁汇报,请求李成梁的定夺。

这一次京师几个大的军工坊罢工,是颜钧领导下的罢工活动,因为这些工坊关系到前线后勤的问题,李如柏不敢擅自处理,派人询问李成梁的意见。

但是一来一去,又是几天时间耽误了,现在漕运也罢工了,李成梁又派出军队去接管,又浪费了很多时间。

所以他更需要山蒿先谈判拖延的时间。

山蒿先的心情更沉重了,明廷这个样子,怎么看都是大厦将倾的前奏。

但是他也没办法,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往前线和徐渭扯皮,双方又车轱辘话谈了三天。

经过这段时间的报道,现在双方都清楚了明廷的谈判毫无诚意,完全是拖延时间,这让那些寄托于能够不打仗就完成大一统的人也看清了现实。

等到五月初的时候,苏泽在报纸上刊登文章,号召对明廷发动最后一战,正所谓——“宜将剩勇追穷寇,不可沽名学霸王!”

雨将军

六月,如今进入到了江淮流域的梅雨季节,绵延的雨水让前线的战事稍稍降温,泥泞的土地给双方都造成了足够的麻烦。

苏泽接过最新的战报,徐州前线依然在对峙,这场梅雨对于东南造成的麻烦更大一些,客观上这位“雨将军”也帮着李成梁暂时守住了防线。

因为梅雨,前线的火药受潮严重,虽然东南的学者和工程师想了很多方法,但是长途运输依然会造成受潮的问题,再加上泥泞的土地不适合攻坚作战,前线的攻势只能放缓一些。

梅雨本来是在东南的作战计划预料之中的问题,但是今年的梅雨季节特别长,受潮问题也特别严重,这是当时参谋部制定作战计划没有考虑到的。

战争就是如此,参谋处毕竟也是人,他们可以尽可能的计算影响战争的因素,但是总会有所遗漏,因为战争是最没办法预测的事情,不到最后一刻胜负都是不可知的。

因为战争,制宪会议暂时推迟,战争如果胜利,那完成大一统后的制宪会议就是立国后第一次制宪会议,那讨论的议题就是立国的根本议题了。

这些被选为制宪会议代表们也很激动,所有都知道大都督是真的重视制宪会议,也就是说他们可能参与一个新帝国的框架建设,决定一个帝国最初的政治架构。

所有制宪会议代表们都在不断的学习,试图在自己的领域上提出切实可靠的议案,没有什么比参与构建一个国家更让人激动的事情了。

除了各种政治框架问题,南京城内的地图也脱销了。

除了国内地图之外,全球地图也脱销了,如今大家都知道闭关锁国是肯定行不通了,而东南进取的对外政策,也让制宪会议代表们更关注海外,他们也要顾及那些海外的利益。

苏泽的书房里就挂着一张精度非常高的世界地图。

不过此时他没有看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